两千年前刻在石上的画作——《漫谈汉代祠堂画像石》~ 金石大讲堂专家系列讲座第九期预告
来源: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7-09-12          浏览数:
一说起大汉王朝,你会想到什么呢?
    我猜,可能是楚汉之争、吕后专权、文景之治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、汉武盛世、丝绸之路等等等等。是的,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,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。
    除了各种风云变幻的大事件外,普通人也有着他们的悲欢离合。在当时,人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、所求所欲,都刻在石上,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汉画像石。汉画像石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内容、古朴厚重的雕刻技法,产生了一种荡人心魄的巨大震撼力和令人神往的独特魅力。

那么,什么是画像石呢?
    画像石指的是地下墓室、墓地祠堂、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,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,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、典章制度、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。
    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,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。

汉画像石的价值
    汉画像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人安土乐业、其乐融融的社会生活,表现了气魄深沉的大汉风貌。
    由于当时工具、材料的限制,绝大多数画像石还做不到惟妙惟肖地刻画细节,但汉代石刻匠人已懂得扬长避短,他们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突出强烈夸张的动态,富“神”于粗犷的外形中,从而赋予了汉画像石古拙的风貌。
    不事细节修饰的粗犷外形和夸张姿态造就了汉画像石的力量与动感,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气势之美。其内容丰富,取材广泛,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,也是研究汉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
    本期金石大讲堂系列专家讲座,我们有幸请到郑岩老师,为我们谈谈汉代祠堂的画像石~
    第九期讲座预告详细信息如下:
讲座专家: 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美术史学者  郑 岩
讲座题目:《漫谈汉代祠堂画像石》
讲座时间:2017年9月20日周三免票日下午14:00—16:00
讲座地点: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石大讲堂

专家简介:

郑 岩: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美术史学者。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,历史学博士。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多年。

    主要著作有《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》(2002、2016)、《中国表情——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》(2004)、《从考古学到美术史——郑岩自选集》(2012)、《逝者的面具——汉唐墓葬艺术研究》(2013)、《看见美好——文物与人物》(2017)等,合著有《山东佛教史迹——神通寺、龙虎塔与小龙虎塔》(2005)、《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》(2008)、《庵上坊——口述、文字和图像》(2008、2016)等。

讲座提要:
    此次讲座以山东地区的三座东汉汉画像祠堂,即武梁祠、“朱鲔(wěi)石室”和王阿命祠堂上的画像石为例,观察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特征,讨论汉代人对于时间、空间、生死、社会以及自我的认识和表达,探索画像石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。

石刻馆馆藏——汉画像石欣赏
   (大家可以在石破天惊——从石头到石刻展厅看到它~)

    东汉(25—220)。此石为方柱形,上端残,仅相邻两面有做工,其他两面素面。主画面雕刻有人身蛇尾的伏羲、女娲。相邻一面刻绶带穿环纹。雕工朴拙,剔凿明显。

石小编友情提示:

    根据北京市交管局通告,自2017年9月4日起,五塔寺路东段(紫瑞嘉园西侧路南口至首都滑冰场南门段)禁止机动车自西向东方向行驶,请自驾前来的亲们注意好规划路线,以防不必要的损失~ 

分享到: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