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唯有碧云称纤秾——香山碧云寺的历史文化价值》——金石大讲堂专家系列讲座第十期预告
来源: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7-10-19          浏览数:
你知道吗?
    除了我们真觉寺的金刚宝座以外,北京还有三座金刚宝座式塔,它们分别是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、西黄寺清净化城塔以及玉泉山的妙高塔。
    四座塔中,要数真觉寺金刚宝座的历史最为悠久。但因为建筑的历史背景不同,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、建筑造型结构上各有千秋,都是我国金刚宝座式塔的典型代表。
    其中,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(公元1331年),原名碧云庵。清乾隆十三年(公元1748年)进行大规模扩建,并在寺院南侧敕建有五百罗汉堂。佛寺后院修建佛塔一座,这就是现存的碧云寺金刚宝座。数百年来,碧云寺金刚宝座构成了西山风景区中最为壮丽的景观。

    本期金石大讲堂系列专家讲座,我们有幸请到高云昆老师,为我们谈谈香山碧云寺的历史文化价值~
    第十期讲座预告详细信息如下:
讲座专家: 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 高级工程师 高云昆
讲座题目:《唯有碧云称纤秾——香山碧云寺的历史文化价值》
讲座时间:2017年10月25日周三免票日下午14:00—16:00
讲座地点: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金石大讲堂

专家简介:

高云昆: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,北京林业大学(园林学院)硕士生导师,北方工业大学(建筑与艺术学院)客座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中国紫禁城学会及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,并在国家核心、省部级、重点期刊及年会发表论文20余篇,主持参与课题研究10余项,出版书籍4部。
 
论文著作: 
    《赏古树芳华 享历史浓荫——论北京香山公园古树景观可持续利用》、《唯有碧云称纤秾》、《碧云寺文化价值的研究》、《香山昭庙的历史与价值》、《香山昭庙琉璃狮子初考》、《香山寺遗址建筑清式木作考证复原》等。

    出版书籍有《道路绿化景观设计》《北京香山近代建筑保护研究》《民国香山诗文精选》《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》画册等。
    课题研究:《香山寺遗址建筑清式木作考证复原》、《碧云寺文化艺术价值评估》、《碧云寺文化艺术价值应用研究》等。 

讲座大纲:
    碧云寺位于香山静宜园之北侧,坐落在“寺后山势,旋舞外张,两翼如抱,寺枕中罔,独收其胜。基之两旁皆深谷数仞,后山嵯峨,松柏插天”的聚宝山下。
    初为金章宗玩景楼,年久废坠。元代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(又称阿里吉)于至顺二年(1331)舍宅开山建成碧云庵。到了明代宦官擅权,权势熏天,正德时太监于经利用亲上之便诱导武宗皇帝开煤矿,从中获利扩建碧云寺,使寺院瑰壮靡丽、廓然焕然。天启间魏忠贤也相中该寺,对其大加修整、仿明皇陵建生圹,规模宏大,覆压数里,郁葱绵亘,金碧辉煌,奢侈逾甚。
    清康熙年间仆碑铲墓,乾隆好山乐水,崇佛礼教,于乾隆十二年(1747)“驻跸静宜园,时过此寺,乐观林壑之美,而念古刹之有待于护持也,爰命重加修葺”,除将原有建筑修缮一新外,增建罗汉堂、金刚宝座塔及行宫。历经元、明、清三朝修葺,碧云寺形成中南北三轴线对称的格局。
    中华民国时期碧云寺成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场所,有中法大学西山学院、农业试验场测候所等单位先后驻寺。1925年孙中山在北平辞世,灵柩暂存碧云寺,现有孙中山纪念堂及金刚宝座塔衣冠冢。
    1952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碧云寺,并对公众开放。1957年碧云寺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1年列入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。2017年9月1日香山碧云寺获得北京市对台交流基地称号。
    碧云寺以其独特的汉藏结合建筑形式和景色出众的“碧云十景”而享誉北京,成为历代文人墨客、帝王权贵礼佛游赏的必到之处。与潭柘寺、戒台寺同为“京西三大寺”。经过680多年的历史积淀,使其拥有丰厚的物质文化价值和非物质文化价值。
    一、历史沿革
    二、佛教建筑
    三、行宫园林
    四、纪念圣地
    五、文化价值
    碧云寺的历史文化价值拥有唯一性、独特性、代表性和典型性。有唯一一座现存的皇家敕建五百罗汉堂,双五塔结构的金刚宝座塔,清代北京皇家园林中最为清幽的水泉院,孙中山纪念堂及衣冠冢等。

石小编友情推荐:
    都说“百闻不如一见”,如今正是十月金秋时节,“石小编”推荐大家亲自去香山的碧云寺走一走,逛一逛~
    在这山林间的亭台楼阁,参天古树下掩映的碧云寺里,罗汉堂前缠绕着槐树的爬山虎、弥勒殿前高耸的白果树,泉水院前石桥边的黑枣儿树,我们可以从这些树木叶子的颜色变化上,明显感受到日益浓郁的秋意。
    帝都的秋确乎是一天天地浓起来了~

 
分享到:
0